本篇採用標題殺人法
我的母親好歹當年也讀到大學
不可能不懂書本對教育的重要
在我很小的時候她就開始買書給我看
從童話故事、少年文學、勵志小品......到經典文學、世界名著都有
所以我才會在國小三年級就看完第一遍李敖先生的 <北京法源寺>
當然那時後看得很淺,只當個歷史小說隨便看看
日後再三翻出來看,每次的體悟都有所不同
上了高中後我開始自己在博客來買書
這個階段我的品味就比較低俗點
很愛的題材通常都是 "白爛屁孩成長必經過程"
或是 "中年大叔之自我嘲諷"
九把刀也看
印象比較深刻的有
<麥田捕手> (這本是班導達叔要求看原文版)
<發條橘子> (BJ4, XD)
<溫柔酒吧> (幹現在想想會不會是我大學生活的寫照)
<我在貴族學校的日子> (其實這本是女性小說...)
<男人都是智障> (通俗且搞笑)
<鎮上最美麗的女人> (這本非常下流齷齪,還找了陳昇寫序)
說到 <男人都是智障> 這本書還有個小故事
那時在達叔的英文課上,我把書藏在桌底下偷看
達叔走過來開玩笑地把書抽上來扒了我的頭說:
「甚麼男人都是智障?你才是智障!」
現在想還是覺得很好笑
至於<溫柔酒吧>在某次我母親發現後拿來翻、
大聲斥責我不要看這種書後,我就股有不祥的預感...
果然上大學後某次回家
發現我書櫃的書被全部清空
那些書少說也有三百多本,沒有三百本至少也有兩百本
就這樣全部被拿去清掉了
原因是:太少回家,書擺在那生灰塵,不如丟掉
我遺憾的倒不是書被丟掉
而是我認為
每個階段的閱讀都代表著那個時期的人格養成
如今我似乎只能憑記憶去拼湊了
文天祥:「讀聖賢書,所為何事?」
關於這句話,究竟甚麼是聖賢書也沒人給個解釋
我猜測文天祥所謂的聖賢書,約莫就是孔孟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吧
古人說讀聖賢書是為了經世濟民之用,那某種程度上也算一種工具書
就像我們現在看的課本:楓葉書跟恐龍本也很經世濟民啊!
而閒書、小說類的雖稱不上聖賢書
但我認為小說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
也就是我前面提到人格的養成
或許當下看完講不出個所以然,說不出個甚麼道理,然而...
真正有影響的是日後的價值觀
所以文青看了村上春樹每天都有小確幸
愛看九把刀小說的高中生一邊罵髒話一邊幹些白爛事超熱血
看完金庸倒個垃圾都是一個招式、都能吟出一首詩...
最令人詬病的大概是國中小的讀書心得
有寫過的都知道,看完一個故事、一時要你要有啥心得根本強人所難
幹!我看哈利波特是要有甚麼心得啦?!
那些故事並非親身經歷、人生體驗也還不夠是要有啥共鳴?
就算有共鳴,也不是看個一兩次就能有的
叫國中小屁孩寫這種東西不知道是要騙誰喔
聖賢書和小說不同,聖賢書字字珠璣,句句都是精闢道理
這些道理大家常掛嘴邊,能做到的也就那幾個
(就跟你看楓葉書看完你還是想不出個可以名留千史的演算法一樣)
那究竟閒書與聖賢書哪種對一個人的影響較大?
無從得知
如今案頭充斥著課本、工具書 ( 對我來說冰冷卻實用的知識 )
才發現已經很少有時間看閒書了啊
當然我們還是可以每天看八卦板、看商周、看YAHOO新聞
一邊批評廢文一邊長知識,看著沒營養的文句時而哈哈大笑、時而義憤填膺
這就是現代人style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